没有“房”的学区房,袒露了什么问题?|特评

深圳特区报评论部2023-04-06 05:38:46


【资料图】

文 |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姚龙华

日前,温州一位房产经纪人发布学区房信息,其“卖相”和价格令网友大呼震惊。其所谓的“学区房”,既没有屋顶也没有房间,只有空荡荡的半截砖墙和几个破烂的铁架子,但由于声称拥有温州六中(即温州市实验中学)总校明年的初中上学名额,公开标价高达270万元,被称为“神奇的铁架子”。

没有“房”的学区房,已无正常房屋结构,没有居住的可能性。但正如网友所说,“80平方米,270万,能买到温州六中的学区房,价格非常实惠”,引起了不少购房者的关注。作为温州头部学区之一,温州六中周边学区房价格根据房子大小从二百多万到四五百万不等,一些小面积房单价甚至超过十多万一平方米。相对来说,3万多一平方米的“铁架房”,确实有不小的价格吸引力。

当然,“铁架房”的真正价值绝不是那堆破铜烂铁,也不是它所圈起的那片断壁残垣,而是那个备受追捧的入学名额。

更值得忧思的是,没有“房”的学区房备受关注背后的教育焦虑问题。目前,优质教育资源依旧稀缺,并且分布不均衡,供不应求。在“成绩决定命运”的观念下,竞争激烈,加剧内卷,家长面临一种“无法停止焦虑”。几年前发布的一份《中国妈妈“焦虑指数”报告》中,“学区房”和“子女升学”,甚至超过了传统的“婆媳关系”,成为最困扰中国妈妈的问题。

虽然近年来学区房有降温之势,但仍然是一众家长眼里的“硬通货”。“神奇的铁架子”之所以迎来不少看房者,正是一个侧面印证。有不少人认为,“270万买个名校入学名额很划算,等孩子上了高中再以300万卖出去”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“铁架房”属于非正规建筑,无法实现居住功能,失去了房产的基本属性,且本身手续也不齐全,买卖交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尚且有待商榷。同时,根据当地发布的中小学招生预警,温州六中处于红色预警状态,有可能面临分流风险。也就是说,围观者的如意算盘不一定能打成。反过来看,270万元只为一个存在风险的学位名额,倒进一步折射出社会上对学区房的病态追捧。

学区房的价值完全仰赖于入学政策,而入学政策其实并非是一成不变的。看似坚挺的学区房,实际上不堪一击,政策能给到的,同样也能拿走。现在全国多地都在调整入学政策,从注重学区房产权到强调实际居住,从“单校划片”到“多校划片”,通过增加选择性推动公平,客观上抑制了学区房的过度炒作。

但长远看来,学区房的底层问题,仍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、不均衡问题。如果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能持续增加,想实现实际上的教育公平几乎是不可能的,学区房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。

图片:中国新闻周刊 瑶瑶/摄

编辑:庄媛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杭州住宿酒店_杭州住宿攻略 全球播报
下一篇:最后一页